理性消费 合理借贷

作者:薇草支付 来源:薇草支付 发布时间:2023-06-06 15:26 访问量:

案例一:过渡消费 透支美好未来

公司职员小李刚入职一个月,看着身边的同事朋友背着名牌包十分羡慕,小李便办理了2张信用卡,通过分期的方式购买了心仪已久的名牌包。刚开始用卡时小李小心翼翼,未产生超额消费情况,但随着时间推移,小李渐渐养成了过度消费的习惯。为偿还高额的信用卡欠款,小李又陆续办理了多张信用卡进行周转以卡养卡,负债越来越高。面对金融机构的催收,小李只得转去其他贷款平台借钱周转最终因无力承担债务,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。


案例启示:

(一)树立理性观念

在使用信用卡消费时,消费者要考虑自身实际需求、收支状况理性消费,坚持“量入为出”的科学消费观念,做好个人或家庭财务规划,防止因为过度负债而影响日常生活。

(二)合理控制负债金额

合理控制负债金额,可参考28/36的经验法则,为自己的负债划定一个安全警戒线。28/36经验法则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房产类相关支出不超过同期收入的28%,总的负债不超过同期收入的36%。控制负债水平在此范围以内,个人或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有明显压力。


案例二:远离“校园贷”,青春不负债

大学生小王看到一则小广告,称“专业办理大学生贷款,只需提供身份证信息,无利息、零担保,缺钱的同学请加下面的微信......”,前期小王想购买一款游戏机,但父母不同意,看到广告后,小王便按照广告上的要求联系对方,在某贷款平台贷款4000元。无法按期归还贷款后,无奈之下小王又在多家贷款平台“借新还旧”,欠款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,短短6个月欠款从4000元增长到10余万元。贷款平台的恐吓短信接连出现在其家人、朋友的手机上,最终,小王只得选择报案。


案例启示:

(一)校园贷四大套路

1.用“免抵押、低利息”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,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、管理费、保证金等费用

2.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,夸大培训效果签订培训合同,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

3.与兼职诈骗结合,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销售代理”,此类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往往很高,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,将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。

4.注销“校园贷”。诈骗分子伪装为网络平台工作人员,谎称受害人有未结清的“校园贷”,要求其进行QQ屏幕共享并提供个人信息,实则是通过受害人提供的信息进行网络贷款实施犯罪活动。

(二)应该怎么做

1.量入为出,理性消费。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,合理安排生活支出,不要盲目攀比。

2.火眼金睛,去伪存真。对广告中“免费”“优惠等字眼要提高警惕,自觉抵制诱惑,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。如确需贷款,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

3.自我保护,善于求助。若不小心陷入“校园贷”,应及时与家人、老师沟通,并保存相关证据,第一时间报警寻求公安机关帮助,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财产安全。


如何理性消费 合理借贷:

(一)理性消费,量入为出

要认真了解贷款产品内容,某些营销过度宣扬的“借贷消费”“超前享受”“借贷追星”行为不值得提倡和效仿。要正确评估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,杜绝不计后果盲目借贷、盲目消费行为。过度借贷往往导致资金断流,最终会使消费者个人甚至家庭陷入困境。

(二)合理使用贷款产品,切勿以贷养贷、多头借贷

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消费者应了解网络平台贷款、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金融产品,知悉相关产品的息费价格、期限、还款方式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,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“零利息”的片面宣传。合理发挥贷款产品作用,树立负责任的金融意识,不要过度依赖借贷消费,更不要“以贷养贷”“多头借贷”。

(三)选择正规机构、正规渠道借贷

要选择正规机构、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,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,防止受到非法金融活动的侵害。对不明的电话、链接、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,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,不通过可疑网站填写个人重要信息,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防范诈骗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


4006582019 7151897 7151897 重庆市南岸区亚太商谷 薇草支付微信二维码
薇草支付微信二维码

薇草支付微信客服

联系电话

4006582019

    推荐文章

收缩

4006582019